BlackFlame33

BlackFlame33

若无力驾驭,自由便是负担。个人博客 https://blackflame33.cn/

工程記錄No.01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冰心

P (3,3)-1 工程記錄 No.01 - 序章#

工程的背景#

大學時期收集了很多書籍,但是一直沒有機會消化吸收,又因為拖延症一拖再拖。制定的計劃經常延期,設定的目標經常放棄。而開始閱讀後,因為僅僅是「看」書,閱讀和思考的過程都不夠深入,在看完第一本書後沒有絲毫有價值的輸出。

工程的意義 - 讀書好#

閱讀的意義不言自明,就一個字:好。
基本上,閱讀都是通過文章,書籍,提取信息,加工,並思考消化的過程。通過閱讀,我們將在腦內構建我們自己的知識網。

工程的目的 - 好讀書#

通過此工程,一是希望養成閱讀和寫博客的習慣,二是完成「輸入 -> 處理 -> 輸出」的完整流程。能夠做到堅持完成每日規定的閱讀量,同時做好批註,方便完成閱讀量後的思考和信息處理,最後通過博客進行總結輸出。

工程的可行性 - 書好讀#

工程的可行性不言自明,閱讀的書籍都是中文版,雖經過了譯者不是一手,但是從中提取的信息的本質未曾改變。而庫中的書籍雖多,但只要堅持完成每日目標,庫存只會越來越少。最後,每日的任務會轉化成習慣,從而將此工程轉變成閱讀的一般性方案。

工程的設計 - 讀好書#

雖說閱讀好,但如果讀的書不值得花費的時間,那跟浪費了沒有差別。庫中的書基本上都是各個方向的經典書籍,有些甚至已經是知名大學的教材,應該都是好書。

工程的實現 - 書讀好#

找到了好書,能夠實現最大效率的閱讀是最優的。關於「輸入 -> 處理 -> 輸出」的觀點,劉未鵬大佬的[BetterExplained] 為什麼你應該(從現在開始就)寫博客作了具體的分析。(話說大佬的其他文章寫的太好了,一篇的觀點常常要花一天思考)為了完成這條鏈,我目前的方式是:

  • 輸入:
    1. 使用 Apple Books 設定 25 分鐘的閱讀量,在閱讀時批註重要的語句。
    2. 休息 5 分鐘,期間回想一下剛才的閱讀,書中講了什麼,抓住重點。
  • 處理:
    1. 使用 margin note3 重新閱讀 25 分鐘,重點關注 Apple Books 裡批註的語句,整理信息,構建思維導圖。
    2. 休息 5 分鐘,期間回想一下剛才的整理的思維導圖,能否從這理清書中的脈絡。

通過這構建的閱讀過程我把它按簡化的事務來類比。以上的所有操作,只要時間充足可以重複多輪,但在一輪中,要麼全部完成,要麼就不做。當重複這個操作只要閱讀完一本書後,就是輸出:

  • 輸出:
    通過 margin note3 整理的思維導圖,用博客的形式進行總結輸出。

最後#

$P (3,3)-1$ 意為「讀」「書」「好」這三個字的排列組合減掉一種不符語義的排列「好書讀」。希望這樣略顯中二的工程命名能為執行工程的我帶來一絲執行時的趣味和使命感:)中二少年實錘。希望都這樣寫了,下一篇正式的讀後感別又鴿了 Orz,那就太糗了。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